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为何都喜欢来上海?
帝国理工学院教授、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陆永青人在英国,他的企业鲲云科技办在深圳,但连续三年,这位世界级的人工智能界顶尖专家都没有错过上海。
“疫情之下,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依然能够召开,说明上海的组织能力强大。即使是在线上,经过开幕日一天的交流,我也认识了很多上海的优秀人工智能企业,说明上海的人工智能产业正日趋完善。”陆永青说。
三年前,上海首次举办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从一开始,这个没有冠以任何特定地理名称的大会,就吸引了全球人工智能及相关领域研究者、实践的目光。三年来,上海坚持技术无界,始终面向世界,使得国内外专业人士不断发现、认可这片人工智能新高地的独特魅力。
已是“旗舰”
60多年前,全球公认第一场世界级的人工智能会议在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2018年,上海徐汇滨江西岸举行了第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看上去,上海仍很年轻。但如今,第三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全球疫情蔓延的背景下如期举行,它在全球学术界的分量已经早已“超越年龄”。
“在我们学界来看,经过三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家喻户晓的‘旗舰会议’。”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悉尼大学教授陶大程表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对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前沿理论的分享,应用技术的创新,以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交流和生态圈建设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科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张旭认为,从三年大会看,世界人工智能领域正从平台技术走向应用技术。“第一届的时候,人工智能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无人驾驶、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医疗等当时的主流;如今的第三届,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已经拓展到农业、体育训练、公共卫生等,曾经的冷门变成了热门。”
“根据我的观察,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成为上海吸引国际知名AI研究院、头部企业、人才落户的重要途径。我本人也是因为大会,才与上海的企业、研究机构有了更深入的接触。”张旭说。
“据我了解,目前上海已拥有人工智能核心企业超过1000家,泛人工智能的企业超过3000家,拥有人工智能企业从业人员约10万人,都位居全国前列。这些数据与两年前我第一次参加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相比,有了巨大变化。”陶大程认为,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已经成为上海的一张国际品牌,举办一场盛会带动了一个产业。
复旦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林伟看来,世界人工智能绝不局限在只是给上海带来价值,更是为世界谋求发展方向。林伟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各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发展的领域,无论是技术创新还是产业形态创新,都需要数学家、科学家、工程师、业界精英等共同推动。“这两年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就像一个舞台,让上海成为很多人工智能应用交叉融合的起点。”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连续两年马云马斯克的“二马”相会,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上海社科院互联网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惠志斌看来,这两次对话给人工智能领域从业者带来很大触动。“从‘二马’对话也可以看出,上海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是具有国际视野的大会,并且为所有人都提供了一个开放互动的平台。它的作用就是凝聚共识,形成合力。”
“今年的开幕式就很有特色,通过先进技术的演绎,让展会也实现了OMO(平台型) 式的O2O(线上线下相结合),把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企业家,以及政府都远距离连接起来。”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认为,疫情防控倒逼下,上海给出了完美的答案。
核心凸显
正如学界观察者所言,首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办以来,国际巨头与本土AI翘楚开始加快在上海集聚。去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提炼总结了上海发展人工智能的五大优势:科教资源、应用场景、海量数据、产业生态、基础设施。今年大会上,国内外专家学者进一步观察到,上海正加快将基础优势转化为全球人工智能新高地的现实竞争力。
张立钧认为,如今上海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出优势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人才,上海拥有很好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二是数据,上海在开放政府公共数据方面全国领先,如果没有这些数据,在上海扎根的人工智能企业就无法便捷地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的发展。三是金融支持,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具备先天优势。四是应用场景,上海高度集中的产业集群基础,有助于人工智能技术以最快速度落地。
“上海人工智能应用资源的丰富性是全球大多数城市难以比拟的。”张旭表示,一方面是因为上海的社会发展比较成熟,与商业、金融的结合比较密切;另一方面因为上海本身的工业基础也比较好,除了传统装备制造业,还拥有芯片制造、生物医药制造等新兴产业的产业链。
“面向未来,除了已有的技术和资源禀赋,上海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最大动力将来自于长三角,特别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将成为一个战略性地点。”张旭认为,长三角示范区内一些先行先试的政策,将很好地支持数据在两省一市的企业、政府间进行互联互通。“如果长三角示范区内能设立一个适当规模的专业化数据中心,把多行业、多部门、多模态、多区域、多文化的数据统筹起来,则将有助于提升人工智能技术为长三角地区各产业赋能的能力。”
“上海无论在文化、经济、金融、安全以及工业领域都有迫切的产业结构调整、智能赋能和能级跃升的迫切需求。上海已经创建了一批面向人工智能战略新兴行业的企事业机构。”林伟表示,上海在很多领域都构建了相对完备的数据采集、存储体系,正在打造大规模、多模态的数据分析与数据赋能的智能化平台;上海市政府也推出了建设人工智能高地的蓝图,全面规划上海人工智能科技及其产业发展的具体路径。
“去年10月,上海率先出台《上海市公共数据开放暂行办法》,这是全国首部针对公共数据开放的地方性法规,我觉得这个法规将促使上海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优势。”陶大程说,以往高校、科研院所若要获得数据,需要斥巨资向企业购买。但现在,上海政府部门开放了公共数据,就有助于基础研究者从数据出发,去探求更好的算法、更好的训练学习方法、更好的模型,然后帮助社会去更好地理解这些公共数据。“对我来说,政府公开的智慧楼宇数据,比如水、电等的使用,人流的变化等,都会对我的研究非常有帮助。”
“张文宏之盼”
“人工智能只是个起点,抗疫一开始,我们用的全是‘人工’。”昨天的大会上,张文宏医生出人意料地给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泼了冷水”。但随后,他又表达期待:“人工智能必然会在未来的公共卫生系统中发挥作用……”
通过这届特殊时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能否再次站上起点,尽早实现张文宏和各界人士的期待?
“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是从理性到感性,从有限到无限,从专门到综合。这样的过程更具有挑战性,所以人工智能发展之路还很漫长。”同济大学副校长、上海市人工智能战略咨询专家委员会召集人蒋昌俊表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产业与美国、欧洲相比,更加集中于应用落地,短板还比较明显。比如,在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方面较为薄弱,缺乏突破性、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在共性技术平台、智能芯片等方面发展相对落后,导致较为依赖国外开发的平台、基础器件,这些问题都不利于我国人工智能生态的布局和产业的长期发展。
“因此,上海需要肩负起落实国家战略的使命,进一步提高认知,着眼于未来,加大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攻关力度,补齐技术短板,建立产业生态,抢占产业制高点。”蒋昌俊说。
张旭对记者表示,要做好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研究,上海必须继续重视人才的培养。上海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还应进一步努力,在人才培养方面一定要避免均一化,而要突出个性化。
“我的观点是,现在中国依然缺乏既能够了解算法,又对架构具有深刻理解的复合型人才。上海引进更多这样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在架构创新和软硬件结合方面做出更出色的产品。” 陆永青说。
惠志斌表示,第一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时,上海发布了国内首个人工智能倡议——《人工智能安全发展上海倡议》,这是上海在人工智能产业中软实力的一种表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上海的人工智能软实力的发展脚步也要跟上,例如加强人工智能法律、伦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并与国际接轨,为上海成为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的中心城市打好基础。”
来源:上观新闻
相关知识
全球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为何都喜欢来上海?
茶几为何不能放它?大师说财神最不喜欢见,容易无财!
为何有钱人都买红木家具?原来是可以让你家财运滚滚!
为何有没有钱都设计榻榻米,这几好处真不能忽视,很是实用!
文艺青年都喜欢的格调
为何都买大理石餐桌?使用一段时间真是好,价格也很美!
人工智能机器人助力中国馆,优必选科技成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官方合作伙伴
为何布艺沙发已经不流行了,2020年都潮流这种沙发,富贵!
生日礼物送什么好给女生 以下礼物女生都喜欢
有颜值有实力!中国家博会(上海):你喜欢的样子我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