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观点】以“纸”为鉴 墙布企业切勿玩火自焚
今年7月,超模Cara Delevingne在洛杉矶添置的极繁风豪宅登上AD杂志。一进门,前厅处一面GUCCI出品的独幅苍鹭墙纸夺人眼目,之后客厅的墙壁也选择了同款不同色系的墙纸与之呼应。
为什么Cara这样的超级名模在使用墙纸?GUCCI竟然还有墙纸的生产线?在外国,墙纸的存在感一直在线;在我国,墙纸早已在墙布面前败下阵来;关于这个问题,既有历史的积淀,也有现实的因素。
工艺克服水土不服 “外来和尚”有市场
欧美国家有着装饰墙面的传统,这是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决定的。西欧各国纬度较高,冬天寒冷,中世纪的贵族们居住在石头城堡中,便兴起了挂毯艺术,这些使用羊毛线、亚麻线等材料制成的编织物不仅可以显示地位的高贵和财富的充盈,更可以抵御寒冷。贵族往往是平民阶层模仿的对象,在十二世纪时造纸术传入欧洲之后,艺术家手工绘制的壁纸便成为挂毯的代替品。到了十五世纪末,墙纸成为家居装饰的热潮,路易十一要求法国画家Jean Bourdichon绘制了50卷墙纸,以便他随身携带,装饰各地的行宫,引得民众纷纷效仿,墙纸基本上已经成为欧洲家庭室内装饰的刚需。
而中国比起欧洲偏南的纬度所造成的偏热、偏湿的气候很容易使墙纸发霉,从历史上就断绝了墙纸文化的开始。但是,从改革开放开始,我国的墙纸产业从外国引入第一条生产线,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墙纸已经克服自身弊端,质量比肩进口产品,甚至一跃成为外国一线墙纸品牌的供货商,此时又迎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人对西方世界崇拜、好奇,原本应当原地起飞的墙纸产业,却因为种种原因过早夭折,时至今日,墙纸在中国室内装修的使用率仍不过10%。
具体的原因在于,在墙纸行业即将腾飞之际,看到商机的各路人马纷纷涌入墙纸市场,几场价格战之后,墙纸企业不得不靠压低成本、偷工减料维持生存。褪色、易脏、变形、难清洗、难翻新、寿命短、危害健康等弊端纷纷显现,同时,墙纸行业的品牌意识淡薄、服务体系欠缺也暴露出来,使得产品的弊端更加难以补救,而消费者对于墙纸的恶劣印象,恰好顺着这股墙纸热潮,如星火燎原一般扩散开来,直接导致了整个墙纸行业的低迷。在短短几年中,国内200多家墙纸厂中的95%关闭或转产,活下来的有名墙纸企业已经不超过10家。
但是,墙纸产品本身是无罪的。在国外,墙纸已经达到涂覆市场近80%的份额,加上一直以来的文化传统,作为奢侈品出售也是理所应当,像GUCCI这样的老牌奢饰品品牌,在1921年创办之时就已经囊括了墙纸这样家居用品,一向被社会名流垂青。有从业者表示:“外国的普通墙纸已经相当于我们国家几百块一方的质量,而且外国人的装饰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就如同传统的中国人会在中堂悬挂对联和画作一样。”
墙纸之所以能够传递时尚,也在于其在涂覆产品中独一无二的艺术表现力。墙纸的工艺已经极其成熟,尤其是在数字印刷技术的加持下,个性化的高定墙纸正在成为墙纸市场显著的新推动力。而在过去阻碍墙纸市场发展的施工难、移除难、售后难的问题,也正逐渐被解决优化,甚至已经出现即撕即贴型可移除墙纸。
中国的墙纸产业在缺乏行业规范的时代自取灭亡,但它天生具备西方话语权,可以凭借积淀多年的文化优势和技术优势死而后生,重放异彩。在2000年之后,墙纸企业越来越注重行业的规范运作,正在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赖。
大好开局来之不易 切勿玩火终遭自焚
而2005年无缝墙布横空出世,弥补了墙纸的各项短板,迅速占领了市场。墙布是极具中国特色的产品,首先,国人消费者有着天生的亲布心理且还未被墙纸占据消费心智;其次,其“无缝”的巨大优势满足了国人追求细节的心理需求;再次,墙布可以实现刺绣、提花等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且,在后疫情时代,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都在上升,国际局势的变动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国人会更加理性地对待西方的文化入侵,不再一味地追捧进口商品,中国风、“国货”正重新成为热门潮流。
然而,墙布行业纵有大好开局,如今却也陷入墙纸行业当年的泥淖,价格战愈演愈烈,终端品控问题频发,甚至,在墙布本身表现力有限的相对劣势下,仍然抄袭成风,不思进取。墙纸行业虽然自寻死路,但百足之虫虽死无僵,仍然能够凭借其过去的优势东山再起;而墙布行业根基尚浅,目前仍处在下沉市场的阶段,当真要抓着一手好牌,自毁前程吗?
图源网络|侵删
相关知识
【新浪观点】以“纸”为鉴 墙布企业切勿玩火自焚
纸巴鹿的封神之作--纳米金盾太空棉墙布
【新浪观点】市场混乱加剧,墙纸墙布企业如何实现增长
【新浪观点】墙布企业进军窗帘市场,是声东击西还是自取灭亡?
纸巴鹿《泥彩森林》火山泥墙布-除醛墙布领军者
新浪观点:墙布企业在波涛暗涌下的双向择决
新浪观点∣在全民焦躁的时代 墙布企业需要小步慢跑的勇气和毅力
【新浪观点】剧变时代,墙布窗帘数字化将扮演何种角色?
【新浪观点】北展已陷四面楚歌 墙布行业未来的竞争对手究竟在哪?
【新浪观点】终端频频出现墙布脱落,缺乏产品标准的背后该由谁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