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孙士轩:好的设计不是“拿来主义”
网易设计报道:
近日,由网易新闻主办,碧桂园及广东博意建筑设计院战略合作,多家权威组织机构共同发起的年度顶级设计赛事——“居住在中国”2020中国样板间设计大赛激战正酣。40强作品根据“天系、府系、星系、云系”四条赛道的分组,进行10进3的线下PK,最终决出14强进入全国总决赛,进行终极对决。
居住在中国,读懂中国,我们所选择的住宅并不是一时性起,而确有来龙去脉,有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以及健康可持续的居住方式。在全国总决赛开始之前,网易设计对十四强选手进行了逐一专访。透过这次对谈,走进他们独特的“设计世界”,了解他们在本次大赛中所构筑的居住理想。
作为天系赛道前三甲选手,孙士轩在此次大赛凭借作品《置入建筑》突破重围,进入决赛。作为一名90后设计师,他认为,要永远都要把自己放在学习的道路上。此次参赛让他领略到了不少优秀的设计作品,也给了自己往前进的动力。
“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孙士轩把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的这句话奉为自己的设计理念,他说,样板间的设计最终归根结底还是设计“家”,期望未来可以把设计做得更美观、更贴合人的需求。
以下为专访实录:
网易设计:为什么会选择参加“居住在中国·2020中国样板间设计大赛”?您在活动中收获到哪些?这个比赛让您最看重的是哪些方面?
孙士轩: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设计类的比赛,首先是对样板房设计有些兴趣,而且从平面方案到效果图到演示ppt到最终落地层层筛选的这种比赛形式,不论在哪个环节,都会学到很多东西,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挑战。比赛过程中认识了很多老师,很多设计界的朋友,也看到了好多优秀的设计作品。我认为好的设计不是拿来主义,要结合业主的感受,结合他的艺术文化底蕴,打造他自己独享的作品,前提也是设计师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性需要更强。
网易设计:未来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住宅?您如何理解“未来人居设计”?
孙士轩:我觉得未来中国需要更有科技感的住宅,更加人性化,更符合业主对生活的要求甚至说可以改变人的生活方式的住宅。关于“未来人居设计",我理解就是足不出户便可以解决大部分生活问题的居住形式,例如医疗健康、居家办公。今年这种后疫情时代也给我带来了很多思考。
网易设计:您认为什么样的“样板间设计”最能够代表中国未来的居住生活?可以结合您作品中具体的一些空间功能设置、设计工艺、元素选择等等来说一下。
孙士轩:样板间的设计最终归根结底还是设计家,家是一种令人很安心很舒适的空间,因此家的氛围也是必不可缺的关键点。我觉得无论在过去还是在未来,我们所做的空间,都应是用来烘托家庭温馨氛围的作品。例如,我会在我的作品里,使用一些很温润的材料,空间之间关联的形式上会比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
网易设计:每位设计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您的设计理念是什么?期待成为一个怎样的设计师?
孙士轩:我的设计理念来源于建筑大师路易斯巴拉干,他说:“我相信有情感的建筑。‘建筑’的生命就是它的美。”我认为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室内设计,我们将把它打造得更加坚固、实用、美观。
网易设计:很多人说中国现在的设计师跑得太快了,没有沉淀下来做设计,您怎么看待这个观点?
孙士轩: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在室内设计领域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是我会一点设计,我便不用去做经营,更不是我有很多思考而不去接触工艺。所有的环节都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永远都要把自己放在学习的道路上。
网易设计:现代人都讲求自我投资,您愿意为自我提升花费多大的精力和成本?就目前的您而言,更迫切得到哪些方面的提升?
孙士轩:对设计师而言,提升自己的专业本领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交一些“学费”,给自己教训。尤其是我们90后的设计,不要太把重点放在金钱上,花时间、花精力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学你想学的东西,是这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未来何愁?
网易设计:最后,“居住在中国·2020中国样板间设计大赛”总决赛在即,您将会做出哪些方面的准备?
孙士轩:进入决赛阶段,会更加注重我个人作品的品质,总结复赛的经验,参考评委老师的建议,继续深化我的做品,完善好每一个细节节点,在决赛阶段继续深造自己。
相关知识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孙士轩:好的设计不是“拿来主义”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李涌:设计,是一生的修行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王广祥:住宅设计是自我的折射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刘海民:将热爱作为设计的动力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唐敏:没有痕迹,是最好的设计!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孟岚清:设计就是解决居住问题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壹尾/何宇豪:设计要有‘烟火’气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杨雪军&邓璐:一切设计都为生活而作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邓伊玲:住宅是空间,也是关系
居住在中国 | 对话12强赵磊:用实践探索未来人居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