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夺天工30周年主题分享 | 张爱冬:三十而立,向百年品牌进发
三十而立,是沉淀,更是新篇。今天的巧夺天工正以崭新姿态,向着百年品牌扬帆远航。
4月16日,巧夺天工30周年暨第二届精品红木文化节在巧夺天工总部盛大举行。在这意义非凡的时刻,董事长张爱冬以诚挚之心、满腔热忱,为现场嘉宾带来了一场题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的精彩分享。
30年的风雨历程,既是一部企业的成长史,也是一群人的奋斗史。从时代的浪潮到行业的挑战,从管理的智慧到文化的坚守,每一个选择背后,都是对未来的笃定与对初心的回望。巧夺天工如何在逆境中前行?如何在竞争中破局?又如何以简单的原则应对复杂的现实?
以下是这次主题分享的内容,相信可以为您带来一些思考。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2025年是我们公司成立30周年。30年,我们能生存下来很不容易。下面我就围绕这个咱这个30年,谈一下我的一点看法。
30年,分前30年和后30年。前30年,是从改革开放开始往后30年;后30年是从现在开始往前数,2025年到1995年这个30年。如果要是干前30年的话,生存30年相对容易得多,后30年就很困难。
从现在向前说到1995年,这个30年,尤其是后来最近的十年,非常地困难。如果说从改革开放按1980年算的话,80年以后干到2010年或者再多一点,这是30年。这个30年,这个企业的发展,只要没有特殊情况下,大部分都能生存下来。因为改革开放是百废待兴,所有的产品是供不应求,那个时候就是大胆就行。
有句话叫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为什么说前30年大胆就行啊。我说一下我经历过看见过的。前30年,是黄金时代,谁大胆谁赚钱。到底怎么赚?同志们,光我们这个乡镇上,干钢材生意的经贸公司有多少,我也说不清楚。有时候一吨钢材涨好几百块钱。一晚上睡一晚上,第二天一睁眼一看,涨了价了好几百,投资好几个亿的那些人,一看涨了多少钱,好几千万,这么挣钱。所以说前30年,赚钱很容易。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这些年来生存下来的企业是极少数。同志们,我们干了后30年,改革开放的后30年,我们能生存下来。我能站在这个台上,我们是幸运者。我是非常高兴非常满意的。你先生存下来再说,只要生存下来了,就都有希望。
01破晓之光
没有在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很多人都在长夜里痛哭过,我虽然没有那个经历,但是我能理解,很不容易。一个人从事了一个行业,特别是你自己创业的时候。你干了一份事业,这就是你的第二次生命。当我们的第二次生命维持不下去,将要终结的时候,我们什么心情?苦恼不?这个时候受多么大的煎熬,那个时候烦恼吧,愁吧,愁啊!举杯消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更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就是这种感觉!
02 破卷之刃
先说这个行业内卷,没有不内卷的行业。
要说内卷,我们算是不内卷。因为我们不跟同行们去打价格战,都知道我们的产品价格高,贵一倍。刚开始影响很大,我们这个行业更特殊。我们做榆木家具,做水曲柳家具的时候,那个木材的成本差多少?这么一方,一个立方,好的(料)2,000元/m³,差的(料)1,800元/m³,再差的(料)1,700元/m³,它不就是差10%啊!
但红木家具就不行了,这么粗的那个酸枝木,这么粗的料,我们整料挖取不拼接,这要命了。这个成本,你用这个(大树料)和用上面那些(小树的枝杈料),正在生长期的那个小树(料),它不稳定,带上白皮,给凑合起来,这个成本差距多少?好几倍!
同志们,他就不敢对外说。有的人说,你这个东西太贵了,贵一倍!贵一倍也少啊,太少啊,我们挣的钱很可怜!跟我们的付出不成正比,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降成本跟同行们去打价格战。因为这个打价格战,是一个企业到了很难发展,很难生存的时候,是唯一的办法。降成本是对的,但是绝对不能去无原则无底线地去降成本,那是自掘坟墓,是死路一条!
这个内卷说完了,咱就说内耗。内耗是很要命的,我见证过了很多的企业,创业成功那些人到儿女们这一代人,一人一派,这是一个大内耗。还有的内耗就是,我们招的人,对我们的制度和文化不认可,这种也是产生内耗,这是一个小内耗,这个也要命。
03 以人为本
我们没有占过天时,没有占过地利,我总结了一下:
天时地利加起来小于人和。
那个时候,(巧夺天工)用本地人干,期间也请了些技术人员来指导一下。他跟我分享,就说你干(红木家具)这个活,在黄庄这个乡镇上不行。你要是上南方去,你用全国的人才,你要上山东去,你用山东省的人才,你再不好,你搬到莱芜市行了不?在那里用莱芜的人才,你在黄庄这个乡镇上,你只能用黄庄人。这个时候,我也慢慢琢磨,我感觉这个话也不对。上南方用南方的人才,用全国的人才。我在这里(人才)虽然没有这么多,也来了不少人了,我都见识过。(如果是这样),我还不如不去。所以,当时我就明白了这个道理,坚持在黄庄干。
稻盛和夫也说过一句话:一个企业的发展没有范本可循,本田宗一郎也说过:一个企业要成功,他的秘诀就是永远不模仿别人。
所以,咱就坚持自主培养人才,用黄庄人。我们自主培养人才这一步走到今天,是非常正确的。在黄庄这个乡镇上干了19年,咱有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有了一个铁板一块的管理团队,这个铁板一块的管理团队全是黄庄人,都是低学历的人。
我总结了一下:最能干的就是那些天资一般,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因为他们有全力以赴的做事态度和永远进取的精神。
04 大道至简
管理简单化,组织扁平化。
我们是二级管理制度,就是在我们这里,任何一个人没有权力随便说怎么办,我也绝对不可能。我们的制度是会议制度:公平、公正、公开。所有的事情公开,你看咱的生产厂长,他不会说这个车间主任来汇报吧,都和工人一起在车间开会。
我们下午的这个销售部的会议,我是每天下午参加。我们所有人都一起开会,谁有事谁先说。你(如果)光听汇报非出事不行,特别是牵扯到人和事的时候,你必须和当事人(当面说明白)。为啥?就是避免产生内耗。我们的关系,都是平等的。我不管走到哪里,所有人看见我,就和看见一个陌生人一样,你别(离得很远)就打招呼,一看就是那个领导来了。我们这里没那一套。
我再说一个案例。你这个管理简单化表现在哪些方面?我说个大家都知道的事情行吗?明码实价。咱老客户朋友这么多我都不认识,因为啥?我有更重要的事做,我把那个精力用在抓管理上。我把那个产品做到好几百年不坏,等到我们百年以后,我们那个孙子看见这些家具的时候:我爷爷留下的!好不好!
我们的企业文化是“批评文化”。
以前的时候,就是你不管是谁,你得先表扬,说好啊,有一点不好,你说的话,你还得拐弯抹角,回去之后再单独谈谈。所以我们这个“批评文化”,坚持下来也是非常的困难。
今天,我用最简短的话咱把它细说完,咱这个“批评文化”,就是我们开会。我们开会就是坐下以后,什么事,谁先说,怎么办。关键问题就是,你有3分错误,别人给你说成了6分,你得接受。在我们这里不要紧,二分说成八分,没有事,你把二分改掉。
那在一般单位,一般情况来说,那我这个事情,我二分的错误,你给我说成6分,那可不要了命。他找你拼命,你弄成了,对不对啊,那样绝对不行。在这一方面,咱是下了大功夫的这个批评文化,我们一定把它坚持到底。
05 做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公司
那个时候,我就下了决心,因为我明白一个道理:一群相互吹捧的人在一起,是干不成事业的!要有梦想:做数一数二的公司。
那个时候,也是学习了杰克・韦尔奇先生他的一本书,学习他的管理理念,他说:你要做数一数二的公司,你不管是哪个行业,你只要不是数一数二的不行!
杰克・韦尔45岁掌管了通用电气,65岁退休,干了20年,这个20年了不起。他上任的时候这个企业就垮台了,那事太多了,他(上任)以后就砍了2/3对不对?非常正确。所以说,我们就明白了这个道理。不要去改变那些不符合我们的企业文化,不认可我们的制度和要求的人,留下就是内耗。
当学习了他那个文章以后,我才知道,我做的这些事情,都对呀,坚持下去!
(我们)一开始做红木家具,就开始“打造中国红木家具第一品牌”!刚开始干就挂上个牌子。咱同行看了,那客户看了,莱芜人说话忒厌恶人了(你怎么好意思这样做)。干企业,如果说你干一天说一天,你没有长远的计划,你干不长远。
所以说(建厂)那个时候,虽然我们提出的这个口号有些大,但是我们一定要有梦想。有梦想有目标,我们要努力去奋斗。只要我们团结一致,形成一个拳头,向一个方向发展,结果差不了!
利他。一是员工,二是客户,三就是这个社会贡献。
你有利他思维,最终就是有责任感啊!
06 漫长的弯路
以前的时候写了一篇文章:
叫“漫长的弯路”
多么长?17年。刚开始的时候说哪有做直营店的。你这个企业干下去得做经销商。开头做了一段时间,不行,那是原先还没干红木家具,干了红木家具开始做也不行。因为啥,这个经销商,咱这个制度它执行不下去!你说咱这个明码实价多好啊,你叫他干,他不行。他不是给让点这个就是让点那个,让点钱很少,但是他就弄得很不像话,影响很不好。就(好像)咱这个明码实价是假的。
自从2020年,我们才确定了直营店的模式——走直营店的道路。
这个办法确实很好,我们能保证价格都统一,服务统一,能保证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但是他的缺点是啥?就是培养人才啊。确实麻烦。哪有这么多人?当我们下定了决心以后,从2020年到去年,我们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并且我们这个做法,保证了各个方面的统一。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不内耗。这种内耗是绝对不能有!如果要有,你这个企业生存就有危险。
07 打造百年企业
我们最近提出了一个目标:打造百年企业。
说这话以前,我给大家讲一个毛竹定律:就是这个竹子长出来以前,它得在这个地下扎根长好几年它才往上长。它的根系长得很大,长出来那一年,一晚上长那么一块。你一个月不来,它就长成树林子,这是毛竹定律。
咱巧夺天工经过了30年的发展,也是毛竹定律,是厚积薄发。
所以说我们的发展刚刚开始,巧夺天工的时代已经到来。为什么说打造百年企业?我们有体会。为什么我们的企业有生命力,就是因为所有的困难对我们来讲,它都不是困难。我们想长久的发展下去,不是随便的赚点钱。
我们的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很多人是想不到的,也是不理解的。14年开始发展的时候,形势很不好,我们是逆势发展,还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2018年,用上了意大利的巴吉设备,标准件做红木家具。别说咱的客户朋友不相信,我们的同行也不相信。返回10年以前,我也想不到啊,同志们!
08 利他思维
谁干事谁受益。
我们有没有决心干下去?干企业怎么能干好?就是:健康观念,利他思维。
有句话叫厚德载物。按以前的说法就是厚德有三:容人之德、无私之德、谦卑之德。
没有容人之德,你见不得别人好,你看见谁比你强,你有乱心思,那绝对不行!在我们这里是不允许的。无私之德就是没有私心,我光明磊落,没有私心。一般人也不敢说这个话。再就是谦卑之德,就是咱的“批评文化”,你了不起了,你也有缺点。别人说的时候,你不要跳起来。只有完美的团队,没有完美的个人。
你要想把企业干好的话,你必须再加上一德:就是“利他之德”。
不要光想自己挣点钱装起来,没有人追随,干不成事。员工关心的什么,关心的就是挣到钱,对待员工的工资能不降就不降,能多开就多开。因为我经历过贫穷,我们是一路人,除了这个以外,还有环境问题。我们的除尘设备,要投巨资,这个钱应该花。我这么想,假如我的孩子在这里上班,尘土飞扬,行不行?绝对不行!所以说超出国家标准,这么去做。就是咱不算小账,咱那个员工宿舍,有专门的厨房,可以做饭。空调安不安,这空调必须安。咱家里有空调了嘛。食堂里吃的饭,咱是自己榨花生油。员工餐就是咱卖给客户的黑猪肉,你们吃的一样。
还有咱那个客户。我换位思考:假如我也是咱的客户,像你们来买家具,这个红木家具价格不低啊,几十万上百万甚至更高。那我要是买回来,质量不能保证,我心里什么感觉?我咬牙切齿,所以我们一定把产品做好。这是根本!
09 百年火种
有一个作家很了不起,写了一本书叫《晚熟的人》。他说他57岁他才成熟,我是60岁成熟,去年我才成熟。我去年这一年,我那个心情很复杂,我是又高兴,我又难过。高兴的是看明白事情了,不高兴的是走的弯路太多了。
莫言57岁就后悔的不得了,我怎么就60(岁),比他还晚三年。一旦看透那个形势
轻松了,心静如水。一朝悟道见真我,昔日枷锁皆云烟。哪里有事啊,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找事,自己难看,自己难看叫别人难看,这是不成熟的表现。
正在我纠结的过程当中,看了一个视频。一个80岁的老先生,写了一篇文章,悟出了一个道理,悟透了四件事,我一看,这不是我那个事吗?80岁悟道,悟透了,高兴的不得了。朝闻道,夕死足矣。我一看,我还比他早了20年。我还纠结啥?所以说我这个心一下子就放下。
要放下包袱,轻装前进,大干快干。
经过了30年的努力发展,探寻出了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路。我们组建了一个铁板一块的管理团队,有了一个高素质的队伍。
我们的发展刚刚开始,巧夺天工的时代已经到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谢谢!
结语
当张爱冬董事长以“百年火种”的隐喻收束这场思想盛宴时,会场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这掌声不仅是对企业三十年风雨兼程的致敬,更是对企业精神内核的深刻共鸣。从黄庄镇走出的本土团队,到意大利巴吉设备的精密轰鸣;从明码实价的商业诚信,到超越国标的环境投入,巧夺天工用三十年书写了红木行业的另类生存法则——不靠天时地利,惟以人和创新破局。
“毛竹定律”的厚积薄发,在此刻化作具象的蓝图:直营体系的三个“统一”正构筑着商业生态的护城河,世代储备的原材料战略与工艺极致追求,让百年愿景不再是空中楼阁。三十而立,巧夺天工正以创新为桨,以文化为舵,在红木长河中驶向百年传奇。
相关知识
巧夺天工30周年主题分享 | 张爱冬:三十而立,向百年品牌进发
重磅预告 | 亮点抢先看!巧夺天工30周年庆暨红木文化节4月将启幕
山东红木巧夺天工30周年论坛回顾:共探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巧夺天工30周年专访|韩庆生:“八个唯一”是巧夺天工的核心竞争力
张爱冬:坚守红木家具精品品质,杜绝价格战
巧夺天工30周年专访|林伟华:标准突破——规模化与精品化共存
弘扬大国匠心,首届巧夺天工红木文化节隆重开幕!
巧夺天工30周年专访|曹新民:“白皮书”破解了精品鉴赏难题
领跑高端艺术“第一品牌”,巧夺天工红木的底气缘何?
“守正创新 标准赋能”研讨会举行,巧夺天工携手多方共启新篇
